还得今年4月份在北京召开的国际胃癌大会吗? 根据大会上的数据显示:我国胃癌每年新发病例约为68万例,占了全球发病的一半左右,且大部分患者诊断时已为进展期胃癌…… 再跟大家分享数据: 根据临床收治的胃癌患者中60%至70%为中晚期,而且胃癌患者的的死亡率高达79%,远高于其他国家。 不管是发病数还是死亡数,胃癌都仅次于肺癌,排在恶性肿瘤第2位。 那么,你知道哪些人更容易得胃癌、更需要做检查呢? 胃癌钟爱这些人如果是以下几类人,就要小心了: 40岁以上的男性:40岁以上的胃癌患者占胃癌总人数的96%以上,而男性患胃癌的几率为女性的2倍多。 重口味的人:尤其是习惯吃高盐、腌制、烟熏食物的人。 胃有问题的人:有幽门螺杆菌感染,做过胃部手术,或有胃癌前疾病的人。 有家族肿瘤疾病史的人:例如爸爸妈妈得过胃癌、肠癌等疾病。 有相关疾病的人:比如恶性贫血,因为恶性贫血患者常常有萎缩性胃炎。 生活习惯不好的人:比如长期吸烟、饮酒,不爱运动,肥胖等。 不过这里要多说一句,胃癌一般是多种因素、长期作用的结果,不同的地区、不同的卫生条件、不同的身体状况都有影响。 虽然大家不用对号入座,但也要足够重视。 怎么才能“早发现”?胃癌,总让人避之不及、谈之色变。因为发现时间早晚不同,最后的结局可能会有天壤之别。 对于这个问题,好像我们经常能听到这么一句话:“要是能早点发现就好了”。 能吗?能啊!有这么一种神奇的检查项目,叫做「胃镜」。但是,不少人听闻做胃镜特难受,吓得“谈胃镜色变”。 的确,胃镜检查过程中可能有不同程度的恶心、上腹部牵拉感以及胀痛,其实不用过于紧张,保持放松及按照医生所说配合即可。 给大家推荐一下胃镜里的“黑科技”:胶囊胃镜,被誉为“完美胃部检查的胶囊內镜机器人”。 只需患者随水吞下一粒胶囊内窥镜,经过15分钟左右便可完成胃部检查。3天左右,胶囊机器人可随便便排出体外。 胶囊胃镜的优点: 还无痛无创,无麻醉风险 一人一胶囊,杜绝交叉感染 全方位无死角 图像清晰,便于发现微小病灶 检查快捷,操作简便 适用人群广,相对禁忌症少 胶囊虽小,本领可不一般,它能够像“孙猴子”一样自由的穿梭在身体内,为胃部健康保驾护航! 如果早期通过胃镜发现胃癌,就可以将它“扼杀在摇篮中”,有些甚至不用开刀,通过胃镜操作除去病变组织,不开刀,不化疗,痛苦小,恢复好,生存率高。 这就是早发现胃癌的意义。不论治疗方法多么先进,药物多么贵,都比不上“早些发现”这一点。 对于胃镜检查,目前有4个建议: 40岁以上的人如果从未做过胃镜,就可以马上去检查一次。 如果检查没问题,自己也没症状,此后可3~5年复查1次胃镜。 萎缩性胃炎的患者,应每1~3年复查1次胃镜。 病理活检证实伴有肠化生的患者,应半年到1年复查1次胃镜;病理活检 实有低级别上皮内瘤变(即轻度不典型增生)的患者,应3~6月复查1次胃镜。 怎样预防胃癌?基因检测 如果家里有不少于2个人患有胃癌,且其中最少有1个人确诊为弥漫型胃癌;或者家里有1个人在40岁以前就确诊弥漫型胃癌。 推荐进行CDH1基因检测,如确认突变存在,可以进行胃切除,预防弥漫型胃癌。 幽门螺旋杆菌根除治疗 如果一级亲属(父母、子女及亲兄弟姐妹)患有胃癌,或生活在胃癌高发区,成年后建议检查并根除幽门螺杆菌治疗。 如果胃镜检查发现了胃息肉、胃溃疡、萎缩性胃炎等癌前病变,立即进行幽门螺杆菌根除治疗。 胃癌筛查 如果你吸烟、喜欢吃高盐腌制熏烤食物以及属于上面提到的胃癌高危人群,要统一在40岁之后进行胃癌筛查。 胃癌的筛查推荐进行幽门螺杆菌和胃蛋白酶原的联合检查,根据检查结果再决定是否进行胃镜检查。 良好的生活习惯 虽然这条万金油建议说过很多次,但对付任何疾病几乎都适用,必须再重复一遍: 多吃新鲜的水果蔬菜。 低盐饮食,少吃腌渍、烟熏类食物。 戒烟戒酒。 坚持运动,控制体重。 其实癌症之所以难治,很重要的一点就是忽视了平时的检查。等有症状才去看医生,往往已经是中晚期了。 所以,只要做好我们能够做到的,阻断魔鬼的步伐,是我们应对胃癌的最好办法。 关于胶囊胃镜检查,点击阅读原文,了解详情! ↓↓↓ 赞赏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