归脾汤治乏力

时间:2022-6-30来源:本站原创作者:佚名

崔某,女,41岁,初诊日期:年1月24日

主诉:气短乏力8年。

病史:产后出现气短乏力8年,上楼气短加重,坐时即觉劳累,平素不爱运动,动则乏力加重,未系统诊治。现症见:气短乏力,头昏,记忆力减退,入睡困难,早醒,眼干涩、眼眶痛,胃脘时有胀痛,大便稀,无口渴多饮。平素月经量多,LMP:1月21日,量多色鲜红,无经期腹痛,经后气短乏力加重,四肢凉。

既往史:低血压(90/50mmHg)、肺结节、甲状腺结节,子宫肌瘤,11月8日行子宫内膜息肉切除术,术后出汗多,现无自汗。贫血,血红蛋白9-10g/dL。

诊查:舌暗胖嫩苔薄白,脉沉细滑尺弱。心肺听诊无异常,腹软无压痛,双下肢不肿。

中医诊断:虚损—心脾两虚

西医诊断:贫血、失眠、低血压、子宫肌瘤

临床分析:患者产后气血两虚,出现气短乏力。心藏神、主血脉,心血亏虚,血不养神出现失眠。脾为后天气血生化之源,脾气亏虚,四肢肌肉失养,出现气短乏力,不耐劳作。脾虚水谷化源不足,卫气亏虚,出现畏寒、四肢凉。辨病位在气血、心脾,病性属虚,辨证为心脾两虚证。心脾为母子关系,母病及子,子病亦盗母气。

治法:补益心脾

方药:归脾汤加味

生黄芪30g,炒白术15g,当归10g,茯神30g,

远志6g,木香6g,酸枣仁30g,龙眼肉15g,

红参10g,大枣15g,炙甘草10g,防风10g,

生姜12g,10剂水煎服,日1付。

注意事项:防寒保暖,避免劳累,调畅情志。

按语:患者症状较多,老师根据乏力失眠、健忘、胃脘胀痛、大便稀的主要症状,辨证为心脾两虚证。头昏、记忆力减退、眼干涩、眼眶痛均为血虚失养、血不养神所致。脾气亏虚、脾不统血,心不主血脉,出现月经量多。卫气亏虚,四肢失于濡养,出现四肢凉。方中生黄芪、白术、红参、木香、生姜补气健脾,当归、酸枣仁、龙眼肉、大枣、炙甘草养血安神,远志、茯神安神定志。生黄芪、白术、防风为玉屏风散,补气固表,充盈卫气,黄芪得防风则固表补气之力更强。患者肺结节、子宫肌瘤、甲状腺结节,舌质暗,且气短乏力病程8年之久,必有血瘀因素,老师认为目前以心脾两虚为主要矛盾,方中黄芪、当归配伍也有活血通脉之效。

归脾汤出自《正体类要》:“跌仆等症,气血损伤;或思虑伤脾,血虚火动,寤而不寐;或心脾作痛,怠情嗜卧,怔忡惊悸,自汗,大便不调;或血上下妄行”。所述血虚火动而致不寐,临床需多加



转载请注明原文网址:http://www.sdbzjh.com/jbzl/12020.html
------分隔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