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场突发的疫情,给人们带来的除了慌乱、紧张,还有思考。对自己来说,最重要的人是谁?最重要的事情是什么?最值钱的最紧要的又是……疫情后,最值钱的东西,不是房子、车子和存款,而是健康。有人说,人生最好的三个词是:久别重逢,失而复得,虚惊一场。因为这场疫情,我们忍受的别离、失去的欢喜、负荷的惊慌已经太多太久;等疫情结束那一天,你想做什么?摘掉口罩,在阳光下大口呼吸;跟认识的人拥抱,跟不认识的人微笑;还是去吃火锅、麻辣烫、水煮鱼...... 其实, 疫情结束后, 最应该做的是 全身体检 疫情结束后,为什么要体检? 01 查自己的免疫力 免疫系统对人体至关重要:保护人体免受病原微生物侵害,被感染后清除病毒、病菌。 但是,只有正常的免疫力才能保证人体健康,太强会导致人体产生过敏、红斑狼疮等免疫性疾病;太弱会导致人缺乏抵抗力。 另一方面,人体很难通过“自我感觉”来判断免疫力:免疫力不像感冒会有头痛、鼻塞、发烧这些症状,只有通过类似“经常感冒”这种情况来分析,靠自身感觉很难及时发现自身免疫力异常。 在“新型冠状病毒肺炎”疫情过去之后,一定要做的事,就是体检,检查自己的身体,检查自己的免疫系统。除了协助免疫系统“查缺补漏”,及时发现“健康漏洞”。 02 了解自身的健康状况 随着疫情的逐步控制,我们需要更加 对自身体重是否超标严重,血压的高低,以及各项具体的检查,都会有更精确的了解和掌握,这样就可以在平常的生活中有针对性做出调理。 体检的基础项目 划重点:心电图、胸片、B超(包括肝、胆、脾、肾和生殖系统)等影像学检查;以及血常规、尿常规、大便常规、血脂、血糖、肝功能、肾功能等化验检查。 威胁人体健康的主要因素包括:高血压、高龄、中风病史或曾患有短暂性脑缺血发作、糖尿病、肥胖、胆固醇过高、酗酒、吸烟、心房颤动、动脉粥样硬化。 针对上述健康威胁,主要的体检项目: ▲测血糖、血脂——确认是否有血糖或血脂偏高,糖尿病,高血脂等症状,高血脂 ▲测血压——高血压者需要定期监测和控制 ▲颈动脉超声——高血脂患者,建议加查颈动脉超声,确认是否有颈部动脉粥样化,出现颈部动脉斑块,这是可能造成中风的一大原因。 ▲心电图——查出有高血压、高血脂的父母,最好加查心电图,以检查是否存在心肌缺血、心率失常、左心室肥大等现象;对于有高血压,而且出现高血压性心脏病症状的老人家,除了积极控制血压之外,最好可以多检查心电图。 ▲心脏彩超——对于暂无症状的冠心病和早期心肌梗死等毛病,比较难通过常规心电图发现,如果有胸痛现象的话,还需要确认,加查心脏彩超、负荷试验、心脏损失标志物检查,以确认是否有冠心病。 普通人群的癌症筛查 -乳腺癌 美国癌症协会建议,40岁以上的女性每年需检查1次乳腺钼靶。 -宫颈癌 大部分的宫颈癌可以早期诊断,而大部分的宫颈癌是由HPV引起的,31岁到65岁的女性,每3年查1次宫颈刮片,或者每5年查一次宫颈刮片+HPV检测。如果宫颈刮片发生异常,需要检测HPV,再根据两项检查结果确定新的筛查方案,具体可以咨询医生。需要注意的是,即使接种过HPV疫苗,也需要定期进行筛查,因为部分疫苗不能覆盖所有亚型的HPV病毒,还可能有患癌的机率。 -结肠癌 结肠癌作为中国发病率第5高的癌症,近年来的发病率不断上升,早期发现结肠癌,可以患者的5年生存率提高90%以上,50岁以上的父母,最好每10年查1次结肠镜。 2.高风险人群的重点筛查 针对部分高风险人群,比如有家族病史,或者重度烟酒等,可以结合普通检查,针对自己的情况,选择性的做专项检查,以及癌症标志物的定量检查。 -肺癌 50岁以上吸烟指数超过支(每天吸烟指数×吸烟年数),需要每年检测一次低剂量螺旋CT,而且胸部CT作为新冠肺炎的诊断标准之一,是现在疫情期间的重要体检项目。大多数子女,对父亲吸烟的习惯并不清楚,具体程度在健康面前,要让父亲“老实交代”,即使未达到上述高危程度,如果接近或者烟龄较长,都建议可以不定期检查一下。 -胃癌 胃癌的高风险因素,包括幽门螺旋杆菌(一种常见的胃病致病菌)感染者;胃溃疡、胃息肉、慢性萎缩性胃炎;胃癌家族病史;高盐、腌制饮食、吸烟、重度饮酒等,符合上述条件的父母,尤其平时有胃痛(或者胸痛)、食欲不好、腹泻、黑便等情况,都建议做一下胃镜。。 -结直肠癌 40-74岁,慢性炎性结肠、肠息肉患者;存在结肠癌家族病史的,这些属于结直肠癌的高风险人群,可以做结肠镜,40岁之后最好开始接受大肠癌的定期筛查,3~5年复查一次。 文章来源网络,如有侵权请联系删除。 预览时标签不可点收录于合集#个上一篇下一篇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