全国肿瘤防治宣传周胃癌防治你应该知道

时间:2022-7-23来源:本站原创作者:佚名
泉州白癜风医院 http://bdfyy999.com/
胃癌是我国常见的消化道肿瘤,年国家癌症中心发布的最新癌症报告显示,我国胃癌发病率和死亡率均居第3位,降低我国胃癌的发病率和病死率成为亟待解决的重大公共健康问题,早发现、早诊断、早治疗是降低死亡率并提高生存率的重要策略。问胃癌有哪些症状表现?早期胃癌患者常无特异的症状,随着病情的进展可出现类似胃炎、溃疡病的症状,主要有:①上腹饱胀不适或隐痛,以饭后为重;②食欲减退、嗳气、反酸、恶心、呕吐、黑便等。进展期胃癌除上述症状外,常出现:①体重减轻、贫血、乏力;②反复上腹痛,经药物治疗后不能有效缓解;③恶心、呕吐;④出血和黑便;⑤其他症状如腹泻、转移灶的症状等。晚期患者可出现严重消瘦、恶性贫血、水肿、发热、黄疸和恶病质。问胃癌的高发地区有哪些?由于我国不同地区生活方式和饮食特点的区别,胃癌发病存在一定的地域差异,总体农村发病多于城市,山东省临朐县、辽宁省庄河县、福建省长乐县发病高于其他地区,其次甘肃、青海、宁夏、吉林、江苏、上海等部分地区也属于胃癌高发地区。问幽门螺杆菌与胃癌有关吗?幽门螺杆菌感(Hp)染是我国胃癌的主要病因,Hp是预防胃癌最重要且最可控的危险因素,根除Hp可作为胃癌一级预防措施。13C或14C呼气试验是临床最常应用的非侵入性试验,具有检测准确性相对较高、操作方便和不受Hp在胃内灶性分布影响等优点,目前国内根除Hp主要采用含有铋剂的四联方案,疗程10-14天,停药4周以上复查13C或14C呼气试验评估幽门螺杆菌根除情况。问哪些人是胃癌的高发人群?

胃癌的发生发展是多因素参与的复杂过程,对高风险人群的定期筛查可对胃癌前变化及早癌进行提前干预,有效减缓胃癌的发生发展进程。在版《胃癌诊疗指南》中,将胃癌高风险人群定义为年龄≥40岁,且符合下列任意一条者:①胃癌高发地区人群;②Hp感染者;③既往患有慢性萎缩性胃炎、胃溃疡、胃息肉、手术后残胃、肥厚性胃炎、恶性贫血等胃的癌前疾病;④胃癌患者一级亲属;⑤存在胃癌其他风险因素(如摄入高盐、腌制饮食、吸烟、重度饮酒等)。

问慢性萎缩性胃炎和肠上皮化生是胃癌吗?慢性萎缩性胃炎是消化科常见的疾病之一,尤其患者拿到病理报告看到慢性萎缩性胃炎伴有肠上皮化生,担心自己患有胃癌,甚至达到谈“萎”色变的地步,慢性萎缩性胃炎和肠上皮化生虽然具有胃癌发生的风险,但不等同于胃癌。目前对于胃癌发病模式认识主要采用“Correa级联模式”,即正常胃黏膜→慢性炎症→萎缩性胃炎→肠化生→低级别长皮内瘤变→高级别上皮内瘤变→早期胃癌→进展期胃癌,慢性萎缩性胃炎是胃癌发病的重要环节,与胃溃疡、残胃、胃息肉等被称为胃癌前状态(疾病),而肠上皮化生和上皮内瘤变(异型增生)是较易转变为癌组织的病理学变化被称为癌前病变,有研究显示,慢性萎缩性胃炎的5年胃癌发生率约为0.1%,慢性萎缩性胃炎合并肠上皮化生的5年胃癌发生率约为0.25%,对胃癌前状态和胃癌前病变的早诊早治是胃癌预防的有效措施。问胃癌的筛查办法有哪些?胃癌的筛查方法包括血清PG检测、胃泌素17检测、上消化道钡餐造影和胃镜检查等,其中胃镜检查是胃癌筛查的重要手段,胃镜检查和内镜下活检是诊断胃癌的金标准。消化科医生建议:对于胃癌高危人群建议直接进行胃镜检查,胃癌前变化人群定期进行高质量的胃镜随访和监测对于胃癌防控具有重要意义和积极作用。

参考文献:

1.国家消化系统疾病临床医学研究中心、中华医学会内镜学分会、中华医学会健康管理学分会、中国医师协会内镜医师分会、消化内镜专业委员会、消化内镜健康管理与体检专业委员会国家消化内镜质控中心、中国抗癌协会肿瘤内镜专业委员会.中国早期胃癌筛查流程专家共识意见(草案)(年,上海)[J].胃肠病学,,23(2):92-97.

2.国家消化系疾病临床医学研究中心(上海)、国家消化道早癌防治中心联盟、中华医学会消化病学分会幽门螺杆菌学组、中华医学会健康管理学分会、中国医师协会内镜医师分会、消化内镜专业委员、中国抗癌协会肿瘤内镜专业委员会.中国胃黏膜癌前状态和癌前病变的处理策略专家共识(年)[J].中华消化杂志,.40(11):-.

3.中华中医药学会脾胃病分会、中华医学会消化病学分会消化肿瘤协作组、中华医学会消化内镜学分会早癌协作组、中华医学会病理学分会消化病理学组、中国中西医结合学会消化系统疾病专业委员会.中国整合胃癌前病变临床管理指南[J].胃肠病学,,26(02):91-.

4.中华人民共和国国家卫生健康委员会.胃癌诊疗指南(年版).

编辑:安振涛

审校:魏兰福

扫码


转载请注明原文网址:http://www.sdbzjh.com/jbjc/12106.html
------分隔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