胃癌是一种非常常见的恶性肿瘤,全球每年新发胃癌余万,中国40万,占42%,死亡约80万,中国占35%,我国胃癌发病率和死亡率均是世界平均水平两倍多。约2~3分钟就有1名中国人死于胃癌。资料显示:在我国前10位癌症中,胃癌发病率为第二位,死亡率为第三位,其死亡率占所有恶性肿瘤的25%左右。在我们永康,依据市一医的调查资料,胃癌发病率男性38.68/10万、女性20.02/10万,略低于全国平均水平。 胃癌发生的确切病因目前尚未完全明确,目前已知相关的因素有:1.饮食因素:长期食用薰烤、盐腌食品的人群中胃癌发病率高,与食品中亚硝酸盐、真菌毒素、多环芳烃化合物等致癌物或前致癌物含量高有关;吸烟者的胃癌发病危险较不吸烟者高50%。 2.幽门螺旋杆菌感染(HP):胃炎、胃及十二指肠溃疡等,是大众熟悉的胃病类型,而近年来医学证明,引发这类疾病的并非仅仅是胃酸分泌过多,而是HP作祟,90%以上的胃炎、胃溃疡由HP引起。世界卫生组织发现,甚至50%胃癌患者可能是由HP“造就”的。胃病患者中,HP感染者罹患胃癌的可能性是未感染者的4.2倍,由此显示幽门螺杆菌在胃癌形成过程中起着决定性的作用。而幽门螺旋杆菌可通过手、不洁食物、不洁餐具、粪便等途径传染。当人们共用碗筷进餐时,唾液里的细菌可通过饭碗、筷子等餐具互相交叉传染、传播。集体用餐时采取分餐制和公筷是非常重要的预防措施。 3.一些胃部的良性病变:如胃溃疡、胃息肉、慢性萎缩性胃炎、胃部分切除后的残胃等有一定的几率发展为胃癌,如有这些情况一定要彻底治疗,并定期胃镜复查。 4.遗传因素:胃癌有一定的遗传倾向性,有胃癌家族史的一级亲属中发生胃癌的几率是一般人群的四倍。 在胃癌的治疗中还有一个严峻的问题是早期不容易发现,目前全球只有日本和韩国有开展胃癌的筛查,日本早期胃癌发现率在60——70%,韩国约50%,而我国临床发现的胃癌多是进展期的,早期胃癌比例不足10%,早期胃癌的治疗效果较好,5年生存率可达80——90%,进展期胃癌5年生存率就只有30%左右,晚期的话不足5%。 因早期胃癌无特异性临床表现,类似于消化不良,目前在我国尚无法开展胃癌筛查的情况下,应重视一些胃癌高危因素:①40岁以上,既往无胃病史而出现持续性消化异常,或食后上腹部饱胀感,或已有溃疡病史但症状和疼痛规律明显改变者; ②吞咽食物时胸骨后不适感乃至梗噎感; ③有胃癌家族病史者; ④有胃癌前期疾病或病变者,如萎缩性胃炎、胃溃疡、胃息肉、胃大部切除病史;上皮瘤变者; ⑤有原因不明的消化道慢性失血或短期内体重明显减轻者。如有上述情况建议及时胃镜检查,并每半年到一年复查胃镜,在胃癌的诊断中,目前尚无任何一种方法可以取代胃镜。 医师简介: 吕新厅,硕士研究生,医院外二科副主任医师,永康市医界新秀,金华市卫生系统青年岗位能手,浙江省抗癌协会胃癌外科学组委员,熟练掌握各类普通外科疾病诊治技术,擅长胃癌等胃肠肿瘤的手术及综合治疗。 儿童白癜风治疗方法白癜风治疗方法有哪些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