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国是胃病大国,高发病种包括胃炎、消化性溃疡和胃癌等,其中消化性溃疡人群患病率高达17.2%,远高于西方国家(4.1%)。 同时,胃癌在我国的发病和死亡一直居高不下。 年中国胃癌诊疗规范显示:全球每年新发胃癌病例约万,中国约占40%。我国早期胃癌占比很低,仅约20%,大多数发现时已经是进展期,总体5年生存率不足50%。胃癌已成为威胁国人生命的第2位癌症。 所以,胃病的早期筛查就显得尤为重要。 “目前常用的筛查方法主要有钡餐和胃镜。 那么问题来了 两者有什么区别呢? 什么时候用钡餐? 什么时候有该用胃镜呢? ◆◆钡餐◆◆°优点钡餐,即消化道钡剂造影,是指用硫酸钡作为造影剂,在X线照射下显示消化道有无病变的一种检查方法。 可对整个消化道,尤其是上消化道进行更清晰的放射性检查。 操作方法简便、患者痛苦小、大体解剖定位、空间分辨率高,对内压性憩室的检出率高、对观察消化道吻合口是否狭窄如胃、食管术后改变等,具有明显的优越性。 目前没有任何一种检查方法可以完全替代钡餐对胃肠功能的观察。 °缺点病变部位较胃镜准确,但非直接征象,而是表现为龛影、充盈缺损等征象。因此阳性率、准确率不如内镜,不能活检和不能同时进行治疗。 ◆◆内镜检查◆◆°优点1.直观准确:可以直接观察食管、胃、十二指肠球部及周边黏膜状态,并可以取活检进行病理诊断。 2.安全:电子内镜相比放射检查无放射线辐射,应用安全。内镜检查绝对禁忌证明显减少,许多上消化道急症如呕血、黑便等均可进行急症胃镜检查,提高治愈率。 3.诊治并行:诊断与治疗能够同时进行。包括电凝、电切、注射、激光和放置支架、碎石、取异物等,以及内镜逆行胰胆管造影、内镜黏膜下剥离术等技术。 4.资料完整可靠:操作中可拍片,可录像,保持图像的原貌。 °内镜检查的缺点不适用于不能很好配合检查的患者:患有心脏、肺、颅脑等脏器严重功能障碍的患者不适用。 哪些人[需要]做胃镜检查1.长期反复上腹部疼痛、饱胀不适,吞咽困难,反复恶心、呕吐、反酸、呕血、黑便,不明原因的食欲减退、体重减轻或贫血等临床表现,怀疑有消化性溃疡、上消化道肿瘤等疾病时。 2.有上消化道症状,经钡餐检查未发现病变,但又需进一步检查者。 3.鉴别胃溃疡的良、恶性,或钡餐检查提示胃息肉、胃癌等病变而不能确定其性质者。 4.原因不明的上消化道出血,可在24~28h内行紧急胃镜检查,以确定出血原因,且可在胃镜下止血。 5.具有慢性萎缩性胃炎、肠上皮化生、异型增生以及疑有胃溃疡恶变者,应定期复查追踪。 6.消化性溃疡、慢性胃炎治疗后复查。 7.胃手术后残胃有症状时检查或复查。 8.胃内异物检查与取出。 9.胃镜下进行一些疾病的治疗时,如食管扩张术或支架放置术、食管曲张静脉硬化剂治疗或圈套结扎术等。 哪些人[不适合]做无痛胃镜1.患有心动过缓、严重高血压、心脑血管疾病者不宜进行无痛胃镜检查。 2.某些疾病如支气管炎、胃溃疡或胃癌并胃潴留、急性上消化道大出血胃内有较多血液潴留时,液体反流容易引起窒息,也不宜进行无痛胃镜检查。 3.严重鼾症及过度肥胖患者检查时也可发生窒息,应慎重选择无痛胃镜检查。 4.孕妇及哺乳期妇女也不宜选择无痛内镜。 医院 温馨提醒:胃肠、肛肠疾病多由日常饮食和卫生习惯影响,一定要引起重视,养成良好的卫生习惯和健康饮食。一旦有症状存在,一定要定期进行胃肠、肛肠疾病筛查,早预防、早发现、早治疗。 医院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