点左边,打开新世界 恶性肿瘤是我国人民健康的“头号杀手”,其中消化道肿瘤发病率占到成人肿瘤发病率半数以上,严重威胁国人生命健康。《“健康中国”规划纲要》明确提出,“到年,我国总体癌症5年生存率提高15%”的奋斗目标。对于重大疾病防控,尤其是高发癌症病种的防治,提升5年、10年生存率是最大目标,而通过筛查等手段早期发现疾病,是达到这一目标最为关键的一环。 胃癌发病率在恶性肿瘤中居第二位。据年中国癌症数据报告显示,我国每年胃癌新发病例约为67.9万例,死亡病例49.8万例,而胃癌新发病例和死亡病例约占全球的42.6%和45%。消化系统肿瘤内镜筛查的主要目的,是通过内镜检查尽早发现早期肿瘤,给予早期干预和及时治疗,以提升患者的生存质量并改善预后。在世界范围内,食道、胃、肠肿瘤均具有高发病率及高死亡率。对于消化道腺瘤等癌前病变和早癌的内镜筛查及内镜下干预诊疗,能达到痛苦小、预后良好的目的,甚至使大部分早癌患者获得根治性疗效,从而在挽救病人的同时,也大大节约了医疗资源。 胃镜检查现在已经作为上消化道几乎所有疾病的发现和诊断的金标准,特别是能提高早期胃癌、食管癌的发现率。肿瘤界专家们纷纷倡导,40岁以上,且符合以下任一条件之一者都应该进行胃癌筛查:幽门螺杆菌感染者;胃癌高发地区人群(辽东半岛、山东半岛、长江三角洲、太行山脉和甘肃等地);既往患有慢性萎缩性胃炎、胃溃疡、胃息肉、手术后残胃、肥厚性胃炎、恶性贫血等胃的癌前病变;胃癌患者一级亲属;存在胃癌其他风险因素(如摄入高盐、腌制饮食、吸烟、重度饮酒等)。 中国工程院院士、国家消化病临床医学研究中心主任李兆申教授表示,早发现、早诊断、早治疗是延长胃癌患者生存期的关键,也是提高中国消化道肿瘤防治水平的关键点。而国家消化道早癌防治中心黑龙江基地的成立,将会聚焦起该省消化道早癌防治精英力量,以产、学、研、医、用、管一体化模式,促进消化道早癌筛查早诊早治适宜技术的应用,增强全省居民良好的生活习惯和素养,做到少生癌,不生癌;同时,有助于培养具备全面筛查早诊早治能力、具有运用新技术、富有创新能力的复合型人才,加快提高筛查认可度、筛查质量和推广度,做到发现一例早癌,挽救一位患者,幸福一个家庭。 早期胃癌5年生存率在欧美国家可达70%以上,在日韩等国更是高达90%,而晚期胃癌5年生存率则不足10%。李兆申教授指出,早发现、早诊断、早治疗,特别是黏膜内癌行内镜下切除,绝大多数可以根治。 不容忽视的是,根据最新癌症的流行病学分析发现,癌症的发病率与致死率与社会经济发展水平密切相关。此外,我国城乡癌症生存率差异明显,反映出我国农村人口医疗资源、医疗水平与城市仍存在较大差距,随着农村的城镇化发展,如何提升三四线城市人群的健康意识、如何高效科普消化道癌早筛、早诊、诊治知识仍亟待解决。 来源:好医生医械世界 ??佛系养生圈不同熬夜选手如何补觉 ??震惊医护圈斤女子解剖啥样? ??玩转医械圈医疗“人工智能”扑面而来 ??院会资讯圈“规培”,卫健委重磅消息 商务合作 学分查询-- 赞赏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