专家说谨防癌变,年轻时就要护好肠胃

时间:2024/7/30来源:本站原创作者:佚名

胃癌大国,患病年轻化

中国是胃癌大国,每年新发胃癌68万,死亡50万人,死亡人数是世界第一,几乎每一分钟都有人因胃癌死亡。早期胃癌发现率很低,多达90%以上的胃癌患者发现即晚期。

胃癌被发现时多为中晚期

由于胃癌一经发现常为中晚期,患者存活超过5年的机会一般低于30%。而如果筛查出早期胃癌,通过治疗,患者存活5年的机会超过90%。

需注意,我国30岁以下的胃癌患者比例比20世纪70年代翻了一番。这多与年轻人工作压力大,喜食油炸热烫食物、烟熏烧烤肉食,三餐不定时(不吃早餐、爱吃夜宵等)有关。

40岁以上是胃癌高发人群

不健康的生活饮食习惯是胃癌发生的重要危险因素。我国将40岁以上具备以下条件之一者确定为胃癌高危人群,建议作为筛查对象,包括:

1.胃癌高发地区人群(在我国,胃癌在西北部、沿海地区较为多发,如辽宁庄河、山东临胸、福建长乐、甘肃武威的胃癌死亡率显著高于其他地区);

2.幽门螺杆菌感染者;

3.曾经患有慢性萎缩性胃炎、胃溃疡、胃息肉、手术后残胃、肥厚性胃炎、恶性贫血等胃癌前疾病;

4.家族中有直系亲属为胃癌患者的人群;

5.接受过胃部手术的人群,残胃易发生胃癌。

胃部的检查工作要做好

胃癌早期症状比较隐蔽,且容易和其他消化道疾病相混淆,导致很多患者错过了诊治的最佳时期;一旦出现体重下降、腹痛、恶心呕吐厌食和消化性溃疡等症状时,很可能已经发展到中晚期。因此,积极筛查有助于胃癌的早期发现。

健康体检及早期筛查不必做胃镜

与胃镜检查相比,有一种最新的血清胃功能检测,更适用于胃癌的早期筛查,受检人只要抽2毫升静脉血,就能发现胃黏膜的病变风险(胃癌的发生往往与胃部黏膜的病变有关)如果检测结果呈现阳性,可以再进一步接受胃镜检查。

胃镜检查是胃癌诊断的金标准

韩国和日本的胃癌发病率和我国差不多,而胃癌死亡率却低很多。主要就是因为他们胃镜检查普及得很好,绝大部分患者发现的时候是冒癌早期。

胃镜合并活检是目前检查胃癌较直观的手段但很多人因害怕检查过程中的不适感而不愿意做。

对于那些对胃镜检查有恐惧心理的患者,可进行无痛胃镜检查一检查期间患者处于一种安静的浅睡眠状态,从而有效地避免恶心、呕吐、疼痛导致的各种不良反应。

随着科技的发展,还有了胶囊胃镜机器人,患者只需要像吃药一样吞颗胶囊就能轻松做胃镜。胶囊胃镜机器人可以按照医生的命令“指哪打哪”,就像是在胃里放了一架无人机,它在胃里可高可低,可翻跟头,能够对胃及小肠内每个解剖部位、每个病灶进行多角度的观察。

胃病癌变的四个信号

胃病如若不好好控制,后期就会恶化成胃癌。

信号一:疼痛性质的改变

溃疡病的特点是规律性疼痛。胃溃疡为饱餐痛,疼痛在饭后半小时至2小时出现,至下次进餐前疼痛消失。

信号二:明显消瘦

凡年龄在40岁以上的胃溃疡患者,短期内出现容易劳累、疲惫、乏力、食欲减退,以及消化不良性的腹泻。

信号三:出现上腹饱满、膨胀

如果在心窝部摸到包块,质硬,表面不光滑,迅速增大,按压有疼痛,放射到背部、左腰部、肚脐部、胸部、心前区,甚至胸骨后。此种情况大都是发生了恶变。

信号四:无法解释的黑便

如果胃溃疡患者出现了无法解释的黑便,或者化验大便持续有血,需特别注意,应进一步查清,这往往是恶变的先兆症状。

内容摘自《养好脾胃年轻20岁》作者:裴胜

如有侵权,请联系删除。



转载请注明原文网址:http://www.sdbzjh.com/jbzl/13595.html
------分隔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