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胃息肉 >ldquordquo工

ldquordquo工

时间:2022-4-22来源:本站原创作者:佚名
白癜风可以吃什么零食 http://m.39.net/pf/a_7485587.html
—距中国家庭健康大会还有6天

在扎实开展“我为群众办实事”主题实践活动中,医院形成了“一类问题一个专班一管到底,医患两个方面统筹兼顾,有效达成就医群众需求得到解决、医务人员医院精细化管理水平得到提高的三赢效果”的“”工作法,从工作模式、人力配置、优化流程等方面,形成统筹解决的一揽子精准措施,医院运营服务效率,改善患者就医体验。医院内镜围手术期院前、院中、院后一体化的优质闭环管理模式荣获了“齐鲁护理科技奖”二等奖。

图为消化内科主任褚衍六在进行内镜诊治。

创新服务模式压缩诊疗前等候时间

“请按照我跟您说的方法吃药准备。明天带着身份证或者社保卡、心电图、核酸等化验结果直接去6号楼4楼做检查,这是我们内镜护理门诊的电话,有什么问题可以打电话咨询。”11月16日上午,消化内镜护理门诊护师郭旭洋仔细嘱咐着患者。

“开设内镜护理门诊以后,流程简化了,在门诊开单,后续麻醉评估、预约等都在隔壁,提高了就诊效率,节约了患者的时间。”消化内科主任褚衍六说。

为减少患者检查所需化验结果等待时间长的问题,医院对胃肠镜诊疗患者开辟绿色通道,内镜术前检查报告签发时间由原来的5小时压缩至2-3小时。为协助患者提前做好各种准备工作,医院护理队伍在省内率先开展内镜护理门诊——“消化道肿瘤防控与消化内镜预约咨询门诊”。就诊结束后,患者就近在内镜护理门诊预约,预约环节耗时由原来的二三十分钟缩短至10分钟左右。同时,消化内镜中心将预约、咨询、宣传、随访等工作前移至门诊楼,充分发挥了延续性护理的作用,有效提高了患者复查的依从性,提升患者满意度。

统一管理机制提高设备使用效率

“您好,身份证或者医保卡带了吗?把外套脱下来给家属吧。”11月16日,医院6号楼的消化内镜中心一片繁忙,但候诊厅内将近30名患者和家属却在安静等待。在一门之隔的护士站,导医苏荔和她的同事正在有条不紊地安排患者进行检查。

“以前门里门外都是人,耳朵里全是问题,根本回答不过来。现在我们将等待的患者和即将诊疗的患者分开,更好地指导术前准备工作,患者不那么焦虑了,整个环境也安静下来了。”苏荔说。

以往医生会因为查房、会诊等原因,内镜开诊时间晚,医、护、麻以及设备衔接也常有不到位的情况,导致患者等候时间增加。针对这种情况,医院以患者为中心梳理规范服务轴,明确了内镜中心采集第一张图片的时间为基准时间点,设置内镜中心轮值主任,对所有人员统筹管理,并与绩效挂钩。同时,内镜中心以打造“比学赶超”的学习型文化为导向,设立手术间工作量目标责任制和早癌检出率奖励制,通过树立标杆榜样开展比学赶超,形成浓厚的创新服务氛围。

设置日间病房确保质量效率双提升

“您叫什么名字?头晕不晕?有没有不舒服的感觉?”在内镜中心的麻醉恢复室,护师徐立群一边询问刚刚清醒的蒲先生基本情况,一边记录信息并判断他的清醒程度。蒲先生每隔两三年都会来做一次胃肠镜,这次做了肠道息肉切除手术,在消化内镜中心日间病房住院观察的过程中,不时有护士前来查看他的情况。“他们对我的照顾很全面,我这已经是第3次做胃肠镜了,每次来都能发现他们的服务在进步。”蒲先生说。

内镜中心探索性成立日间病房,在完善相关配套管理机制的基础上,先从息肉小、数量少,年龄小于50岁,无高血压、糖尿病等基础性疾病,居住在市区内的日间手术患者入手,平稳试运行3个月。试运行成功后,医院正式成立内镜中心日间病房,实现了胃肠镜检查、息肉切除、麻醉区复苏、日间手术后住院的一站式诊疗服务。

改革成效好不好,数据最有说服力,患者最有评价权。医院内镜中心日间病房从运行至今,共计出院余人,无出血、穿孔、低血糖等并发症及其他不良事件,得到患者及家属的高度认可。

12月15日,

中国家庭健康大会,

让健康成为新时代的家风。

邀您云赴会!

文并图:本报记者郭祥倩通讯员周广德

编辑:李艺菲

校对:于潇枫

审核:叶冬

让家庭健康产业惠及4.94亿中国家庭

推荐



转载请注明原文网址:http://www.sdbzjh.com/jbzl/11800.html
------分隔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