医案共研第6篇见热勿治热,识得个中

时间:2018-2-1来源:本站原创作者:佚名
坤幼堂,致力于青年中医成长

为您分享有价值的经典医案,

让您真正学会辨证论治!

李某,女,42岁

初诊:-09-12

主诉:多梦半年余,荨麻疹4月余。

现病史:自述,近5-6年睡眠不佳,常服中药调理,半年前开始出现眠浅易醒,常做噩梦,多梦纷纭,晨起自觉疲惫不减;11-12岁时曾有过荨麻疹病史,怀孕早期也曾出现,外涂药膏治疗(具体药物不详),3个月后症状消失,今年4月份又出现全身散在片状荨麻疹,患处色红、发痒、高出皮肤,4-6月份较明显,进食生葱、姜、蒜或虾及海鲜后,夜晚凌晨时必发做,患处奇痒难忍,难以入睡,若不进食以上食物则仅晨起发作,持续10余分钟后自行缓解,自觉荨麻疹发作与晨起温度低无关系,医院就诊,内服中药(具体药物不详)15剂加用外涂药膏后症状缓解;食欲食量正常,大便日1次,不干不稀,小便调;刻下见:仅晨起局部皮肤发痒,眠差多噩梦,眠不解乏。

舌脉:舌淡红,苔白,舌边齿痕;脉弦稍数。

婚育及末次月经情况:已婚,育有1子1女,小子1岁9个月,月经周期约24-25天,每次行经6-7天,LMP:.08.27,月经周期规律,经前及经期无明显不适,排卵期小腹疼痛难忍,持续1-2天,过后自行缓解。对蝉蛹、金蝉过敏。

处方用药:犀角地黄汤、麻黄连翘赤小豆汤化裁

牡丹皮10g赤芍10g生地黄15g

夜交藤15g赤小豆芽15g连翘10g

荆芥穗10g西红花6g白鲜皮10g

野葛根15g防风10g忍冬藤15g

7付,水煎服,煮开后再煮45分钟,

每日一剂,分2次早晚饭后温服。

2诊:-09-20

现症见:服上药后,前5天每天夜间1点发荨麻疹,发时先出现皮肤冷后起荨麻疹,有刺痛感、起风团、痒、灼热;近2天早上4点醒,醒后复寐难;汗出不能下达,头部两侧、前胸后背能出汗;无口苦、口干;喝药前2天胃脘有堵塞感;大便不成形,2-3次/日,色偏深;小便可;自诉幼时起荨麻疹后,用炕上加热的热鞋垫子搓发痒的风团,风团瘙痒好转。

舌脉:舌质淡红,苔白,脉弦。

处方用药:柴胡桂枝汤加麻黄

北柴胡10g枯黄芩10g生姜10g

大枣10g生甘草5g桂枝尖10g

生白芍10g赤芍10g草麻黄10g

2付水煎服,煮开后再煮30分钟,

每天一剂,分2次早晚饭后温服。

3诊:-09-23

现症见:服第一付药后,咽干痛,全身出汗(潮潮地出汗),荨麻疹起风团变小,痒感减轻一半;皮肤冷好转;现咽干,不痛;喝水一般;以前头部两侧、前胸后背能出汗,汗出不能下达;手臂及大腿上起风团,色微红,瘙痒,触之略灼热;先起风团,起风团之后发痒;怯寒;食欲可,二便常;睡眠如前。

舌脉:舌质淡红苔白脉弦。

处方用药:柴胡桂枝汤加减

北柴胡10g枯黄芩10g生姜10g

大枣10g生甘草5g桂枝尖10g

生白芍10g赤芍10g

2付水煎服,煮开后再煮30分钟,

每天一剂,分2次早晚饭后温服。

4诊:-09-27

现症见:服上药后,风团色淡红,略灼热;荨麻疹发作时皮肤首先觉有冷飕飕的感觉、之后风团高凸皮肤、肤色变红、继而发痒;部位以下半身多见;二便可;睡眠可;近2日夜尿2-3次;LMP:.9.24,月经第二天量多,色红,无痛经。年5月13日胃息肉切除。

舌脉:舌质淡红苔薄白,脉微弦。

处方用药:

北柴胡10g枯黄芩10g生姜10g

大枣10g生甘草5g桂枝尖10g

生白芍10g赤芍10g草麻黄6g

忍冬藤10g生地10g

3付水煎服,煮开后再煮30分钟,

每日一剂,分2次,早晚饭后温服。

5诊:-10-01

现症见:服上药后,荨麻疹加重,整天起风团,风团色淡红,略灼热;荨麻疹发作时先觉局部有冷飕飕的感觉、之后起风团处肤色变红、继而发痒;部位仍以下半身多见;二便可;睡眠可;食欲可;喝水一般;做排酸治疗,出汗比平常人少、且汗出不能下达。

舌脉:舌质淡红苔薄白,脉弦略滑。

处方用药:

生姜10g大枣10g生甘草5g

桂枝尖10g生白芍10g赤芍10g

草麻黄10g苦杏仁8g

2付水煎服,煮开后再煮30分钟,

每天一剂,分2次早晚饭后温服。

6诊:-10-09

现症见:遇冷风则荨麻疹发作,痒,仍起风团,自觉用药有效,发作程度减轻,频率减少,手足心热,睡眠不佳,易醒,夜尿3次,活动后可出汗,体力差,乏力,食欲可,大便通畅。

舌脉:舌略暗红苔薄黄,脉弦稍细,软。

处方用药:

桂枝尖10g大枣10g生甘草5g

生姜10g赤芍10g生白芍10g

草麻黄10g苦杏仁8g绵黄芪15g

全当归10g

3付水煎服,煮开后再煮30分钟,

每天一剂,分2次早晚饭后温服。

7诊:-10-12

现症见:服上药后,未出汗,仍起风团,但现在不痒,患者自觉起风团的速度较前慢,色淡红,起风团之前仍有凉飕飕的感觉。

舌脉:舌质淡红苔薄白,脉弦。

处方用药:

生姜10g大枣10g生甘草5g

桂枝尖10g生白芍10g赤芍10g

草麻黄10g苦杏仁8g北柴胡10g

炒枳壳10g

3付水煎服,煮开后再煮30分钟,

每天一剂,分2次,早晚饭后温服。

8诊:-10-16

服药后反馈:服上药第1剂,自觉身热但未出汗,仍起风团,基本不痒;服药第2次后当晚泡脚,泡脚20分钟后上半身有汗出,当晚睡觉时有汗出,次日晨起荨麻疹基本消失。

按思辨时间

纵观此案,虽然治疗中间经历了曲折、走了弯路,但最终取得了满意的疗效。此案患者服第2诊中药后,患者全身能出小汗,荨麻疹起风团处红、痒,以为表寒渐解,营分郁热。故用了忍冬藤清营分热。谁知患者10月1日前来就诊时诉荨麻疹较前加重,后经我们仔细分辨、辨析症状,诊断还是:风寒束表、阳气拂郁,之后使用麻桂各半汤加四逆散收功。

患者服药后的病情变化是检验医生立法处方正确与否的明镜,荨麻疹起风团处红、痒,通常认为是营分郁热,但患者服药后荨麻疹较前加重,我们之后改弦易辙没有继续使用凉营法,而是使用发散风寒通营瘀之法。

张仲景老老实实的记载了治疗伤寒病的全过程,从而写出了辨证论治的开山之作——《伤寒论》,此书虽然历经了一千八百多年,依然是我们现在学习中医理论的经典书籍,我们现在依然可以使用书中的方药治疗外感寒邪类疾病,并且可以取得很好的疗效。

中医理论不是在在大脑中想象推导出来的,而是踏踏实实从实践中总结出来的,高于实践又能指导实践、服务临床。所以,学习中医要像张仲景一样,从实践当中严密、细致、持久地观察,容不得半点马虎。

不要空谈某某理论怎么怎么好,理论要经得起实践检验,因实践是检验真理正确与否的唯一标准,学习理论的最终目的是要服务临床。如不能指导实践,不如不学。中医不是玄学,而是实用之学,学习中医要从临床实践出发,不要空谈理论。当下中医流派众多,其中鱼龙混杂,我们坤幼堂学术团队深切地希望大家都能学到可以指导实践、服务临床的中医理论。

对于本例患者的诊断治疗,您一定有自己的思考,欢迎各位同行踊跃交流,分享大家的宝贵经验及思路,以期达到抛砖引玉的作用。长按下方







































北京哪家医院白癜风治疗的好
北京中科医院骗人



转载请注明原文网址:http://www.sdbzjh.com/jbzd/5477.html
------分隔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