胃癌是我国最常见的消化系统恶性肿瘤,发病率位居所有恶性肿瘤的第二位,死亡率为第三位。我国的胃癌发病率有明显的地域差异,华东,西北,东北地区胃癌高发,华北地区稍高,华南和西南地区较低。男性与女性发病率比值约为2:1,年龄45岁以上好发,75至79岁是发病高峰。 致病因素 胃癌发病机制复杂,目前未完全阐明,多种因素与胃癌的发生有关。 1,环境因素研究发现,在变质岩和火山岩地带胃癌高发,石灰岩地带低发。高发地区水土中硫酸盐和硒,镍等微量元素高于低发地区,可见环境中硫酸盐及微量元素与胃癌发生密切相关。 2,饮食因素研究表明,亚硝胺类和3,4-苯并芘具有较强的致癌作用。盐腌食物如咸鱼,腌肉,咸菜等含亚硝胺类化合物较高。熏,烤,烘,炸等烹饪方式会增加肉类物质3,4-苯并芘含量。维生素C,E含量丰富的蔬菜,水果能将亚硝胺类化合物前身还原,减少亚硝胺类化合物在胃内的合成,具有一定的防癌作用。 3,癌前疾病及癌前病变癌前疾病是良性疾病,具有一定的癌变可能。癌前疾病包括慢性萎缩性胃炎,胃溃疡,胃息肉,残胃,胃粘膜巨大皱襞症,幽门螺旋菌感染,癌前疾病应进行正规的治疗。癌前病变是指胃粘膜上皮异型增生,许多癌前疾病有癌前病变的表现。轻中度的异型增生经过适当治疗大部分可恢复正常,重度异型增生基本本能恢复正常,因积极的手术治疗。 4,遗传因素胃癌具有一定的遗传倾向,胃癌家族中的胃癌发病率远高于非胃癌家族,具体机制目前未阐明。 5,其他因素社会地位,经济状况,受教育程度,精神心理作用等对胃癌发生也有一定的作用。 临床表现及诊断 胃癌可分为早期及进展期。早期胃癌患者进餐后腹胀,嗳气,易被忽视。进展期胃癌患者可出现上腹部的压痛。早期胃癌预后好,进展期预后差,早期诊断胃癌并进行积极治疗意义重大。 胃镜是诊断胃癌最有效的检查手段,CT扫描,X线钡餐造影,内镜超声检查,腹腔镜探查,肿瘤标志物检测等检测手段也是胃癌诊断的重要手段。 预防 养成健康的饮食习惯,多吃新鲜的水果蔬菜,适当补充乳制品及新鲜禽类食品。减少谷物,薯类食物摄入,控制食用盐的摄取量,少食腌制食物及熏,烤,烘,炸食品。不吸烟及饮用烈性酒。积极正规治疗癌前疾病。 手术治疗 手术治疗为主的综合治疗是治疗胃癌的主流方式,外科手术切除是胃癌治疗最重要的方式。 早期胃癌可选择微创根治性手术,具体包括: 内镜下粘膜切除术手术创伤小,恢复快,经济。符合下列情况的早期胃癌患者可选择此术式:病灶数目单一;病灶局限在粘膜层;隆起型病灶直径小于2cm或者凹陷型及平坦型病灶小于1cm;病灶无溃疡及溃疡疤痕;病灶细胞分化程度良好。 腹腔镜辅助胃部分切除术/胃大部分切除术胃部分切除术适用于病灶位于胃前壁,小弯或者大弯侧的患者,胃大部分切除术则适用于病灶位于胃幽门窦区或胃体部的患者。 进展期胃癌患者的病变侵犯范围深,而且可能会出现淋巴结转移或者其他器官转移,手术过程相对复杂,包括胃切除术,淋巴结清扫术及消化道重建术。 胃切除术胃切除的范围应该根据病变的大体分型,病变位置,淋巴结转移程度,术中切缘情况等综合考虑。具体术式包括全胃切除术,远端胃大部分切除术,近端胃大部分切除术等。 淋巴结清扫术进展期胃癌患者淋巴结转移率高,应根据胃癌的分期进行不同等级的淋巴结清扫术。目前临床上使用最多的淋巴结清扫术为D2根治术,共清除了8组淋巴结。 消化道重建术消化道重建术需根据不同的胃切除术及患者综合情况进行选择。全胃切除术的重建术式包括:单袢空肠代胃术,经十二指肠构建贮袋消化道重建术,结肠间置代胃术等。远端胃大部分切除术的重建术式包括:毕罗Ⅰ式,毕罗Ⅱ式,Roux-en-Y术。近端胃大部分切除术的重建术式包括:食管残胃前壁端侧吻合术,食管残胃空肠间置术。 除了手术之外,根据患者实际情况,联合运用化疗,免疫治疗等治疗方法可在一定程度有助于胃癌的治疗。 作者简介:胡时栋,医学硕士、医院(医院)普外科住院医师。擅长普外科常见病及多发病的诊治。主要研究领域为胃肠道肿瘤微创治疗基础与临床研究。 本科毕业于南昌大学医学院临床医学系。大学期间成绩优异,曾多次获得优秀学生奖学金,主持完成一项国家级大学生科研项目。年推荐医院普通外科硕士研究生(大学生毕业升学入伍),师从著名微创外科专家。参与国家自然科学基金,青年“”等科研项目;发表学术论文多篇。 编辑、审校:徐国纲 图片来源于网络,如有疑义请联系我们。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