胃早癌的那些事儿

时间:2021-7-15来源:本站原创作者:佚名

不久前,一位30出头的女性患者来到我的诊室,看得出她有些许紧张。上周她刚刚做了胃镜检查,这次她带着胃镜和病理检查的报告来复诊。看到她的报告,我的心里也咯噔了一下,又是一位胃癌的患者,所幸发现的早,肿瘤还在早期阶段。在和她沟通的过程中,我发现这位受过高等教育的年轻女性,对胃癌的认识仍然停留在小学水平,不禁让我感叹,医疗科普之路的任重道远。那么,胃癌真的离我们很遥远吗?下面我和大家聊聊胃早癌的那些事儿。

首先,我们来看一看胃癌在中国的现状如何。根据国家癌症中心年发布的统计数据,中国胃癌发病例数和死亡例数分别占全球胃癌发病和死亡的42.6%和45.0%,我国是胃癌高发国家,发病和死亡例数均约占世界的50%,疾病负担严重,是癌症防治的重点。而在这些胃癌患者中,80%在发现时已是中晚期癌,早期胃癌的比例不足20%。要知道,中晚期胃癌平均的5年生存率不足50%,而早期胃癌经过积极治疗,5年生存率平均可达85%以上。由此可见,提高早期胃癌的发现比例迫在眉睫。

如何发现早期胃癌?首先我们需要识别出胃癌的高危人群,才能有针对性的进行筛查和诊断。通过对大量病例数据的分析并结合国内外最新的研究结果,我国把胃癌筛查目标人群的定义为年龄≥40岁,且符合下列任意一条者:①胃癌高发地区人群;②Hp感染者;③既往患有慢性萎缩性胃炎、胃溃疡、胃息肉、手术后残胃、肥厚性胃炎、恶性贫血等胃的癌前疾病;④胃癌患者一级亲属;⑤存在胃癌其他风险因素(如摄入高盐、腌制饮食、吸烟、重度饮酒等)。

虽然上述这些人群胃癌的发病几率较高,但我们具体需要通过什么方法和手段去发现早期胃癌呢?答案是首选胃镜检查。其借助一条黑色软管经口进入胃内去发现可疑病灶,是目前最直观和最可靠的方法。听起来不太友好,但我自己的亲身体会是绝大多数人可以耐受,如果平时咽喉部较敏感的人可以选择无痛胃镜检查。建议高危人群根据自身情况,和消化专科医生一起制定防治计划。通常需要每1-3年做一次胃镜检查。

回到文章开头的那个例子,虽然这位患者的年龄还比较小,但仔细询问病史后发现她的爷爷因胃癌去世(家族史),平时不爱吃早餐,饮食也不规律,喜好重口,水果和蔬菜的摄入也偏少(不良习惯),偶尔出现一些上腹不适症状并不在意(轻视筛查),最后在我们的建议下做了胃镜才及时发现了病灶。俗话说冰冻三尺非一日之寒,事出皆有因,但只要我们共同努力,相信再大的病患也都不是事儿。

预览时标签不可点收录于话题#个上一篇下一篇


转载请注明原文网址:http://www.sdbzjh.com/jbyh/10336.html
------分隔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