病史治疗经过:许某某,男,21岁,湖南怀化人,年3月30日初网诊。病人母亲自述:近一年中其亲戚(舅舅、姑妈)有因从长期胃医院诊断为胃癌,因其胃痛一年余(经常喝酒),胃胀反酸,食欲差,医院做胃镜检查,结果显示有“胃息肉”性质待查?建议做手术治疗,但病人及病人家属拒绝手术(病人自己怕做手术):后经过病人介绍问诊于我处,由于疫情影响,没有办法面诊,只能网诊。刻下:胃灼热痛,偶有刺痛,伴有胃胀,烦躁易怒(总怀疑自己是不是“胃癌”),体胖,时有恶心欲呕,夜寐差,食欲差,口干口苦,大便稀溏但大便很臭,脸部痤疮明显,且有化脓,舌红,苔黄略燥,脉象不详。 诊断:胃痛 证属:肝胃不和,火热夹毒淤滞之证 治以:清热解毒散结,疏肝健脾和胃,佐以化瘀止痛 方选:仙方活命饮合越鞠丸加减 处方如下: 川芎10克香附10克炒栀子6克佛手15克郁金10克金银花25克连翘10克当归10克赤芍10克白芍30克乳香没药各6克(包煎)陈皮8克皂角刺10克炮甲5克(冲服)防风8克白芷8克川贝母8克(冲服)天花粉12克生甘草10克九香虫10克土鳖虫5克焦三仙各10克。15剂,每日一剂。忌口,不能喝酒,辛辣油腻的不能吃,不消化的食物不能吃(糯米做的东西,红薯,土豆,芋头,竹笋,莴笋),饮食清淡为主。同时给予心理疏导,告知其胃痛因为长期饮酒,饮食辛辣所致,要放松心情,不能天天想是否是胃癌之类的,如果是胃癌,临床表现也不一样等等,通过细心交谈后,病人心理的负担减轻。 后因开学工作繁忙,忘记回访,近期由于吃拉油炸糍粑后胃略胀不适,故而有电话问诊,询问上次处方又买了7剂,没有用,效果不佳,告知上半年后吃完15天药后,胃痛已不再发作,后,自行在当地又购买15剂,服医院胃镜复查,之前的胃息肉消失,其他诸症悉除。(后开枳术丸,7剂,胃胀痛已除) 总结分析:此病例中医认为胃痛之病。由于长期喝酒,体胖,湿热内盛,且喜食辛辣,湿热火化,火热内灼,化生成毒,壅滞于胃,气血壅滞,加之担心自己食胃癌,肝郁气滞,气机火瘀滞更盛,日久后气滞痰湿食郁滞亦更盛—故而形成有形肿块(胃息肉),出现胃灼热痛,偶有刺痛,伴有胃胀,烦躁易怒,时有恶心欲呕,夜寐差,食欲差,口干口苦,大便稀溏且臭。热毒壅聚于胃,火热上攻,腐败血肉,化生成脓毒,故而出现,脸部痤疮明显。故而诊断为:肝胃不和,火热夹毒淤滞之证;治以:清热解毒散结,疏肝健脾和胃,佐以化瘀止痛。方选仙方活命饮合越鞠丸加减。越鞠丸行气解郁,以治气、血、火、痰、湿、食六郁;仙方活命饮清热解毒,消肿溃坚,活血止痛,加九香虫、土鳖虫增强活血化瘀;加重白芍量及郁金,以前增强越鞠丸疏肝柔肝之力,加佛手,焦三仙增强疏肝健脾和胃之功。诸药合用,共凑清热解毒散结,疏肝健脾和胃,化瘀止痛之力,热清毒解,肝脾调和,气血流通,痰除湿化,瘀滞得散,故而取效。 胃病温馨提示如下: 第一:胃病忌口为第一要务,太辛辣油腻的不能吃,不消化的食物不能吃(糯米做的东西,红薯,土豆,芋头,竹笋,莴笋),饮食清淡为主。 第二:胃病的病人,和情志失常密切有关,故而病人要怡情舒情,调整好心态,此胃病取效第二要务。 第三:医生和病人要相互合作,需要病人“按时”、“分时”服药(老百姓通常所说的“按疗程服药”,但是也要根据病情不一样要灵活改处方,不是一个处方一直吃下去)。 版权声明: 1:本文内容仅供教学及临床参考。 2:本文所涉及方药必须在专业中医师的指导下使用。 3:如对中医药感兴趣者,可直接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