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什么是胃息肉? 胃息肉是指胃黏膜表面长出的突起状乳头状组织。“息肉”这一名称通常只表示肉眼所观察到的隆起物。 本病早期或无并发症时多无临床症状,一般都是在胃肠钡餐造影、胃镜检查或其他原因手术时偶然发现。 有症状时常表现为上腹隐痛和腹胀,少数可出现恶心呕吐。合并糜烂或溃疡者可有上消化道出血,多表现为粪潜血试验阳性或黑便,呕血较为少见。位于幽门部的带蒂息肉,可脱入幽门管或十二指肠,而出现幽门梗阻。生长于贲门附近的息肉可有吞咽困难。 在消化内科门诊,经常可以看到胃镜报告中诊断“胃息肉”。胃息肉究竟是怎么一回事?又需要怎样治疗?接下来我们一一来讨论。 2.为什么会长息肉? 息肉常分为腺瘤性息肉和增生性息肉两种。目前,人们对胃息肉的病因及发病机制还不完全清楚,但有初步研究显示: (1)增生性息肉、炎性息肉常是由于胃内感染和损伤引起的适应性反应,如幽门螺杆菌感染; (2)腺瘤性息肉和感染幽门螺杆菌关系不明确,它的出现与基因突变有关,可能是由于外界或环境因素改变而导致多个基因改变造成; (3)家族性息肉有遗传的可能; (4)药物疾病原因:使用某些药物长期刺激胃黏膜引发息肉,胃食管反流症等也可引发息肉。 3.胃息肉无症状易被忽视 随着现代人们健康意识迅速提高,体检也越来越受到重视,接受胃镜检查的人也日益增多,因此胃息肉的发现率亦逐年增高。胃息肉过大或位置特殊除外,绝大多数胃息肉患者不会有不适症状,即使做胃镜检查,也很容易遭到忽视。 由于胃息肉存在恶变可能,且有些类型胃息肉恶变几率甚高,患者一旦忽视就极有可能发展成为胃癌,所以建议大家要重视胃镜检查。 4.胃息肉癌变几率有多大? 首先,只要是胃息肉就都有癌变的倾向;其次,胃息肉癌变受多因素影响,如息肉大小、类型、形态、数目、部位等等: (1)大小:息肉越大,癌变率越高; (2)类型:腺瘤性息肉癌变率高; (3)形态:有蒂息肉癌变率较低而无蒂息肉癌变率高;息肉表面光整者癌变率小,表面不光整且呈中凹花坛状易癌变; (4)数目:多发性息肉的恶变率比单个息肉高;增生性息肉癌变率较低; (5)部位:胃息肉的多发部位是胃窦,约占65%,其次为胃体部,约占20%;年龄越大息肉发生机会越多,癌变率越高。 因此,对于息肉,只要一经胃镜发现,就必须取活检。 做活检的目的是,用病理方法诊断其是腺瘤性还是增生性。若是腺瘤性息肉,原则上需要切除治疗,以杜绝后患;若是增生性息肉,则根据病因采取相应措施即可。 5.胃息肉需要切除吗? 患者发现胃息肉后,应观察胃息肉的大小、形态和数目: (1)如胃息肉直径小于1厘米,且数目较少,可先定期监测。 (2)如息肉直径在1~2厘米之间,通常认为可切可不切,但是如数目较多,则建议切除,尤其是息肉无蒂,属腺瘤型息肉,则一定要切除。 (3)如息肉直径大于2厘米,则不论息肉多少、类型、有蒂无蒂,一定要切。此类息肉最好通过腹腔镜手术切除,通过胃镜切除很容易切漏,而一旦切漏,后续处理非常麻烦。 6.写在最后 一旦在胃镜下发现息肉,不管有无症状,主流观点是: 第一,必须取活检; 第二,视息肉的形态和数目等因素,考虑胃镜下切除; 第三,对于恶变率较高的息肉建议立即胃镜下、腹腔镜或外科手术切除; 第四,即使切除后,还需定期内镜复查,1-2年一次胃镜复查。 部分内容来源胃肠病作者阿杜 拓展阅读 手术刀是如何一步步演变过来的? 常常觉得肚子痛?可能是慢性盆腔痛哦 性格抑郁会更容易得癌症吗? 更多问题无法解决?全国治疗白癜风最好专科医院初期白癜风怎么治疗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