近年来,随着医学知识的普及,越来越多的人开始认识这一病菌,并了解到这一病菌与胃癌的发生有一定关系。于是,检测幽门螺旋杆菌阳性的人员中的不少人患上了“幽门螺旋杆菌恐慌症”,担心日后会发生胃癌,不惜一切代价将其“斩尽杀绝”,而检测阴性的人员中不少人则放“宽心”,认为自己不会患上胃癌。那么,什么是幽门螺杆菌?感染它会导致哪些疾病?所有人都要检查和治疗幽门螺杆菌检查吗?哪些情况时需要幽门螺杆菌筛查和治疗?目前常用诊断幽门螺杆菌方法选哪个好?幽门螺杆菌是致病菌,会导致多种疾病生长在胃窦部黏膜内的幽门螺杆菌,符合鉴定传染病病原的Koch法则,是一种传染病菌,可在人与人之间传播,现已明确与下列多种疾病的发病有关。(1)非萎缩胃炎,萎缩性胃炎,淋巴细胞性胃炎等;(2)胃溃疡,十二指肠球部溃疡;(3)胃癌、胃黏膜相关淋巴组织淋巴瘤;(4)胃少见病:增生性胃息肉、胃黏膜肥大症等;(5)胃外疾病:缺铁性贫血、血小板减少症、维生素B12缺乏症等。所有人都要检查和治疗幽门螺杆菌检查吗?既然幽门螺杆菌是传染的致病菌,似乎所有感染者都应该进行检查和治疗。我国近半数以上人群感染幽门螺杆菌,感染人口基数庞大;各地医疗医疗条件参差不齐,治疗需要巨额的资金;治疗获益在不同个体间存在差异,并非人人有效;随着细菌耐药率上升,根除已很不容易。现阶段在我国主动去对所有人进行幽门螺杆菌筛查和治疗并不现实,仍需要有适合国情的筛查指征,采取“治疗所有幽门螺杆菌阳性者”的被动策略,不管是否有根除指征,如无抗衡因素,对查幽门螺杆菌阳性者进行根除治疗。哪些情况时需要幽门螺杆菌筛查和治疗?对有下列临床特征的人群进行筛查,对阳性者进行根除治疗并能从中获益。(1)胃痛胀等消化不良症状,对症治疗无效;(2)糜烂、出血、萎缩性胃炎、异型增生、肠化;(3)胃十二指肠溃疡,无论有否症状或并发症;(4)胃癌家族史、或胃癌切除手术后;(5)长期服用质子泵抑制剂、非甾体类抗炎止痛药、低剂量阿司匹林等;(6)胃MALT淋巴瘤、淋巴细胞性胃炎、增生性胃息肉、Menetrier病等;(7)缺铁性贫血、特发性血小板减少性紫癜、维生素B12缺乏症等。目前常用诊断幽门螺杆菌方法选哪个好?1.胃镜检查胃镜检查并不能直接看到幽门螺杆菌,需在胃镜下钳取1-2胃窦黏膜组织置入含尿素试液中,数分钟后如变为红色,证明有幽门螺杆菌,这种方法称快速尿素酶试验。胃镜检查时应常规进行幽门螺杆菌检查,除非不能活检。也可将活检胃黏膜送病理科切片检查,通过染色在显微镜下直接观察到有否幽门螺杆菌。我国是胃癌高发区,尤其对35岁以上的人群为了不遗漏胃肿瘤诊断,首选胃镜确定胃的病因和幽门螺杆菌。与国外相比,我国胃镜检查收费低、普及率较高,胃镜检查是可行的。确定治疗效果,根据病员意愿不一定用胃镜复查,但胃溃疡、异型增生等病变的复查应用胃镜方法。2.呼气试验:常用C13或C14尿素呼气试验检查幽门螺杆菌,优点是无胃镜痛苦,缺点是不能明确胃病的病因。由于简单方便、无痛苦,专家推荐用于治疗后判断幽门螺杆菌是否被根除。医院,还可通过化验大便中幽门螺杆菌(单克隆粪便抗原试验)也可作为疗效判断的替代方法。3.血液检查:血液检查的是幽门螺杆菌的血清抗体,只能说有过细菌感染,不能说现在是否有幽门螺杆菌,不常规用于判断是否需要根除治疗和疗效评估。 幽门螺杆菌常用检查方法比较 联系 内科病房:- 支寿波主任: 预览时标签不可点收录于话题#个上一篇下一篇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