北京中科参与健康管理与商业医疗保险论坛 http://m.39.net/pf/a_4690927.html胃息肉十年病史,反复切除总复发 患者自述已经有胃肠道、息肉十年病史,中间也不是没动刀切过,反而是切了很多次,但就是总复发,而且复发后病情更差,如此反复了十年。 前几年这位患者复查又发现了息肉,而且体积比切之前还大,于是又动了一次大手术给切掉了。息肉虽然切下来了,但这次手术也给患者的身体带来了不小的损伤。而且,随着患者年事渐高,全身的整体机能也在下降,已经难以经受这种手术了,无奈之下才想到要问问中医的意见。 这种情况,脾胃虚寒的问题不解决,那慢性胃炎就一直在,不仅胃胀、胃痛的症状不会好,息肉也会因为痰湿供给不绝而持续复发。只有以温中、健脾、化痰为原则,恢复脾胃功能,消除痰湿的供给源头,这样才能最大程度降低息肉的复发几率,并解除肠胃症状。 同时并发肺结节,其根源都在一处通过问诊我发现,这位患者并非只有胃息肉,也被查出有肺结节。虽然结节不大,但是多发性的,医生说有一定危险性,却因病灶太小而没有有效的解决办法,只能让她回去休养,等待观察结节的变化。 痰湿体质人群的脏腑特点是阳气素虚、脾弱不运。脾为气血生化之源,也肩负水液运化的之责,脾弱一方面使气血津液的功能异常,使人更易患高脂血症、糖尿病、中风、冠心病等,我们知道,这些都是肥胖人群的高发疾病,其实内在原因也与体质和脏腑功能有关。 另一方面,脾弱也使水湿运化不利,湿聚而成痰,痰湿随经脉而走,在身体各处聚结,形成了各种不同的结节与息肉病灶,如上面我说的那位患者,就是这种情况。 胃 肠息肉甚至肝胆息肉的形成多与脾虚有关。脾主运化,其功能失健,则水湿内停。湿聚而成痰,痰浊与卫气在胃肠交搏,阻塞了相关的脉络,郁积日久而成息肉,这个过程记载于两千年前的中医古籍《灵枢·水胀篇》中。 手术将已经形成的息肉切掉了,但脾虚的问题并未解决,痰湿还在体内不断生成,只是换了一个位置继续聚集,这样当然会形成新的息肉。 所以,中医治疗肠息肉分两方面入手,首要目标是补益脾胃以治疗脾虚这个“本”,恢复脾胃功能,使息肉失去痰湿供给。而对于息肉本体这个“标”,则以化痰散结为原则进行化解,这样可以在不手术的情况下将息肉消除,减轻患者痛苦。 如此标本兼顾,相当于把“韭菜”连根拔起,可让息肉消失后,很难再次出现,也完成了预防肠癌的初衷。所以,建议有肠息肉而未手术,或手术后息肉反复复发的患者,积极看诊专业的中医医师,通过辨证方法合理施治 长按添加: 预览时标签不可点收录于话题#个上一篇下一篇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