小孩白癜风初期症状 http://pf.39.net/bdfyy/bdfrczy/160317/4791292.html 对于息肉样早癌,我们一定要警惕瘢痕样白点样的胃底腺型胃癌,树莓样的小凹上皮的胃癌 泌酸腺腺瘤(oxynticgandadenoma,OGA)·定义:良性上皮性肿瘤,由向主细胞和壁细胞分化或混合分化的柱状细胞组成,有较高的比例进展为腺癌(粘膜下浸润—60%) 1.模仿胃底腺 2.腺体显示主细胞为主的模式,壁细胞为主的模式,或两种细胞类型· 3.腺体结构异型明显,可相互吻合,“endlessglands· 4.腺体细胞可复层、多层,核的异型性非常轻微 ·5.免疫组化:胃蛋白酶原1(+)MUC6(+),Ki-67阳性率偏低,几乎见不到P53的表达 胃底腺型胃癌 ·定义:向胃底腺构成细胞(主细胞或者壁细胞)方向分化的胃癌。是一种具有特征性的肿瘤性病变已经达成共识·病理学界对其认识不足,但确实不同传统意义上的“癌”,非常有必要诊断区分出来 一旦认识,诊断非常简单,传统的HE染色足够 ·此病多半位于近端胃, “癌”字出口要慎重,有全胃切除风险。 我们处理的时候一定要尽量的有利于患者微创根治。 为什么会出现这样的情况呢,首先主要是黏膜深层增殖,因此会出现SMT的形态,增殖后肯定会推挤腺体里的动脉血管,导致褪色改变,而静脉回流受阻则导致树枝状血管显露,背景是没有萎缩的,像爬行癌黏膜下爬行增殖,因此NBI加ME边界不清晰,但是增殖后腺体发生改变成像后就会导致隐窝开口增大,窝间部也增宽了,由于分化比较好,而且多数不突破黏膜层,因此缺乏异型血管。类癌因为是腺体底部的内分泌细胞分化而来,因此更SMT样,取活检的时候会夹到黏膜肌层,因此会稍微硬点。 下面是翟惠虹教授发现的一例息肉样胃早癌的病变,给大家一起学习一下 GIF-HZ 白光:B6;NBI:B8 正面观察,难以获得更多病变信息病变位于贲门后壁处,为详细观察病变,沿逆时针方向开始完整观察 箭头所指处,做标记,为术后还原图做准备 标记点处,往往是考虑病变最可疑之处 靛胭脂染色,再次确定病变是否完整位于标记点内 绿色箭头所指,考虑为早癌? 绿色箭头所指之处,NBI时的标记点 黑色圆圈内,考虑为NBI时所怀疑的早癌 但实际上 粘膜隆起的正中央部份,内镜无法观察到的部分 待标本切除后展平观察,发现正中央处呈褪色样(白光镜下) 呈茶褐色(NBI下) 部位:胃-贲门部-后壁 诊断:早期癌 形态:0-IIa型 大小15mm 组织型:分化型 深度M NBI-放大:不规则mesh血管 描述:这是一个在食管裂孔疝内的病变,由于胃腔有显著的变形,反转内镜观察将镜身使劲的往内送入,才能够观察到病变;病变位于贲门后壁,大小约15毫米,发红的IIa边界清晰,放大内镜观察可以看到mesh样的、口径不同的异常血管;从病变的肛侧用Dual刀进行全周切开,有部分肌层暴露切得过深了,有微小的穿孔,用一枚钛夹封闭,后续继续用Dual刀和钩刀一起进行了这个切除,没有其他的并发症,完整切除病变。 治疗:ESD 病理:Tubularadenocarcinoma tub1-Mly0v0LM0VM0 希望我们不停的进步与学习,造福更多的桑梓!在此感谢八木一芳教授,麻兴华教授,孟凡冬、翟惠虹、马丹教授及其友谊早癌团队,金木兰教授及医拓网团队,金珠教授(欢迎大家去参加金珠教授在壹生的病理训练营),一听大师,黎叔,宫健师兄,大伟师兄们的帮助与支持。推荐大家去他们的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