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到中年应定期胃肠镜检查吗

时间:2017-3-31来源:本站原创作者:佚名

年肿瘤发病率统计显示,中国肿瘤发病率前五位中,第2-4位均为消化系统肿瘤,占所有恶性肿瘤发病数的一半以上。由于缺乏对疾病早期预防的观念,以及对消化道早期癌的重视不够等诸多因素,多数患者就诊时已处于中晚期,治疗费用高,疾病负担重,远期效果差。提高肿瘤的治愈率,早发现、早治疗是关键,但如何做到早预防、早发现、早治疗呢?

哪些人需要做胃镜检查?

我国胃癌发病率居消化道恶性肿瘤第一位,死亡率占全身恶性肿瘤的第三位。“不良嗜好+工作压力+遗传因素”,已明确列入胃癌高危险诱因,包括感染过幽门螺杆菌、吸烟喝酒、喜好盐腌烟熏食物、有家族胃癌史、恶性贫血等,一些慢性良性胃部疾病,如胃息肉、胃溃疡、慢性萎缩性胃炎等也可能演变成胃癌。研究发现,精神紧张、工作压力大、饮食无规律等使年轻胃癌患者增加。

什么情况下要做胃镜?

凡有上述消化道症状,疑有食管、胃及十二指肠病变,临床需要确诊者;原因不明的消化道出血;X线钡餐检查不能确定病变性质者;已确诊的上消化道病变如溃疡、慢性胃炎、胃癌前病变等,需胃镜随访复查者;怀疑上消化道异物患者;有胃癌家族史,需要进行胃镜检查者;存在幽门螺杆菌感染,需要明确胃黏膜病变者,或需要进行幽门螺杆菌培养以指导治疗者。

由于胃癌早期无明显症状,对于40-50岁及以上人群,有胃癌高危因素者,如家族史,幽门螺杆菌阳性,既往有胃溃疡、萎缩性胃炎者,建议每1-3年做一次胃镜检查。

胃镜检查是早期胃癌最好的筛选方法,而且随着内镜技术的进步,可以应用超声胃镜判断病变的深度,对局限于黏膜层的早期胃癌和癌前病变,可以同时在胃镜下进行内镜黏膜切除术(EMR)或内镜黏膜下剥离术(ESD)微创治疗,可以帮病人保住他们的胃,保证生活质量,治疗效果与传统手术相同。

多少岁以上需要做肠镜?

对于结肠癌,目前认为很多是由结肠息肉恶变所致。因此只要通过结肠镜检查早期发现结肠息肉,判断结肠息肉的性质,有无早期癌变,并及时进行肠镜下切除,就可以达到早期治疗的效果,无需开腹手术。

美国目前建议50岁以上人群常规体检时要做结肠镜检查,发现早期癌及癌前病变,如结肠息肉等可经结肠镜进行微创治疗,能大大降低大肠癌发病率,提高患者存活率及生活质量。

需要特别提示的是,年龄在30岁以上,有便血、大便不规律等下消化道症状者,有大肠癌家族史者,曾患过结肠癌、息肉或有血吸虫病、溃疡性结肠炎等疾病的患者应定期进行结肠镜检查。40岁以上的人,不论男女,不论身体有没有症状或疾病,每年都应该定期体检,进行便潜血检测。50岁以上未查过结肠镜或40岁以上有结肠肿瘤家族史者,建议进行结肠镜检查。

有人对做肠镜有顾虑,觉得没必要每年复查,这样一是麻烦,二是不舒服。其实,胃镜与结肠镜不需要每年都做,胃镜检查后无明显异常者可以过3年左右再复查;结肠镜检查无明显异常者可以5年后再复查。

瑞康胃肠镜室将消化道早癌“拒之门外”









































北京治疗白癜风的价格是多少
云南儿童白癜风医院


转载请注明原文网址:http://www.sdbzjh.com/jbzd/3858.html
------分隔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