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我国,胃癌的死亡率已经能排在恶性肿瘤死亡率的前三位了。 有证据显示,大部分的早期胃癌在内镜下进行根治性治疗,5年生存率就可以超过90%。可如果是进展期的胃癌,即便进行了以外科手术为主的综合治疗,其5年生存率仍低于30%。 早癌的发现与治疗可以极大地降低死亡率,但在我国,检出的早期胃癌占总体胃癌的10%不到,而在日本,由于实行国家层面的胃癌筛查项目,检出率却高达50%。 哪些人是胃癌的高危人群?胃癌的发生是由多种复杂因素共同导致的,存在这些危险因素的人群都属于胃癌的高危人群。1.不健康的生活饮食习惯不健康的生活饮食习惯是胃癌的最常见因素,也是我们在日常生活中能够控制的因素。常见如下情况:高盐饮食:日本一项大型的研究发现每日吃食盐超过10g,会明显增加胃癌的发生率; 经常食用烟熏烧烤食物以及吃剩菜剩饭; 不规律吃饭:不吃早餐、暴饮暴食等; 吸烟饮酒等。 2.幽门螺杆菌的感染 除了不正确的生活饮食习惯会增加胃癌的发生风险外,幽门螺杆菌的感染同样不容忽视。国际癌症研究机构和世界卫生组织都已经将幽门螺杆菌划分为1类致癌因子。同时也有证据表明,根除幽门螺杆菌可以降低胃癌的发生率。感染了幽门螺杆菌有时并无症状,但如果出现如下症状,医院检查一下:反酸、烧心、上腹痛、口臭; 食后上腹部饱胀、不适或疼痛; 常伴有嗳气、腹胀; 食欲减退等症状。 3.胃癌高发地区人群在我国,胃癌在各种恶性肿瘤中名列前茅,胃癌发病有明显的地域性差别,在我国的西北与东部沿海地区胃癌发病率比南方地区明显为高。这些地区多爱吃高盐及腌制食物,这些食物中含有较高的致癌物-亚硝酸盐。4.既往有萎缩性胃炎、肠化、胃癌手术的患者比如萎缩性胃炎、胃溃疡、胃息肉、术后残胃、肥厚性胃炎以及恶性贫血者。5.胃癌前病变者萎缩、肠化、不典型增生等。6.胃癌患者的一级亲属比如爸爸妈妈是胃癌患者。中国人喜欢一家人在一个盘子里夹菜,不光是夹给自己,还给别人夹菜吃,而这种习惯使唾液里的细菌有机会通过筷子传播到食物上并在家庭成员之间相互传染。我国相关专家建议,年龄40岁以上的人群如果存在以上几项情况,都应该接受胃癌的筛查。实际上,胃癌隐密性很深,很多胃癌患者没有明显胃部不适,甚至是毫无症状。假如没有症状,大多数患者都不会主动要求做胃镜检查。除了定期体检外,如果感到不适,医院进行检查。幽门螺杆菌与胃癌有必然性吗?虽然幽门螺杆菌与胃癌的发生息息相关,但是却没有必然性。据了解,全世界有20亿人感染幽门螺杆菌,但是仅有不到1%的幽门螺杆菌感染者最终发展为胃癌,这充分说明胃癌的发生是幽门螺杆菌感染以及环境、个体差异等多种因素共同引起的。所以并不是感染了幽门螺杆菌就一定会变成胃癌。早癌筛查要做哪些检查?专家建议,胃不舒服、食欲差等表现和胃部实际病变的程度不一定吻合,一定要通过胃镜去胃里面瞧一瞧。别等到发展成晚期胃癌了再来做胃镜,那就晚了。除了检查,胃镜还可以做一些小手术,比如做胃镜下止血、息肉切除、早期胃癌内镜下切除等治疗。另外,胃溃疡与胃癌属于性质完全不同的两种疾病,但在临床表现上往往有许多相似之处,特别是“溃疡型胃癌”更是如此,极易造成误诊。如果已经确诊是胃溃疡,那么就需要对胃溃疡治疗一个疗程后再进行胃镜复查,以了解溃疡的发展情况,进一步排除胃癌或溃疡癌变的可能。多久筛查一次比较好?早癌的指南建议,每年到每三年进行胃镜筛查:无幽门螺杆菌感染,但仍伴有萎缩性胃炎的患者建议每年一次; 幽门螺杆菌伴有萎缩性胃炎的患者每2年一次; 幽门螺杆菌阳性,但不伴有萎缩性胃炎的患者建议可以延长到每3年一次胃镜检查。 如何有效预防?任何治疗胃癌的方法都没有预防胃癌重要,在生活中,我们可以通过如下方式预防癌变的发生。1.去除胃癌的高危因素根据胃癌的相关危险因素,我们可知对应的预防措施,比如:减少食盐摄入; 拒绝烟酒; 在无禁忌症的情况下进行幽门螺杆菌根除治疗; 养成良好的饮食习惯等。 2.增加水果蔬菜等膳食纤维的摄入 有研究证实多吃入水果蔬菜能使胃癌发生风险降低44%,食用葱蒜类蔬菜也可以减少胃癌的发生。所以多吃这些食物也是有效的预防措施。来源:丁香医生 |